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富瑶动态 >

古代各个时期的玉器上龙纹特征

时间:2017-03-17 11:28

总的来说,对于各个时期的玉器上龙纹特征的把握,能够帮助更好的对器物进行断代与研究。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经过数千年的变化,形成了各时代独有的特征。

 

  龙在中国多少千年的文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而龙纹可以说是龙文化的凝结与代表。由史前到明清时期,龙纹在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征。在由古至今的大量玉器上,龙纹的变化也明显可见的,在从简约到繁复、从宗教化向艺术化,从随意性向规范化的发展并蔚为多元的发展过程中,体现着中国龙文化的发展脉络,成为研究、鉴定玉器的重要依据。

  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出土了迄今最早的龙纹玉器。197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发现的一件C形玉龙,高26、鬃长21、颈部孔径0.3—0.95厘米,墨绿色,龙体弧曲呈“C”形,首尾明显分开,吻部前伸,嘴紧关,鼻端截面呈椭圆形,有对称双洞,表示鼻孔,双目呈菱形,未见双耳,颈后竖起一道弯勾状长鬃,尾端呈圆尖状。器体中部略偏上有钻孔。为目前所知发现最早、保存最好的一件,堪称“中华第一玉龙”。C形玉龙是红山文化中玉龙的二种基本造型之一,另一种造型则称为“玦形龙”,由于玉玦形龙的面部形象酷似猪首,故又被称作为“玉猪龙”。

  另外在于红山文化时间大致相当的凌家滩文化遗址中,在1987到2001年的四次考古发掘出土了上千件玉器,其中就有玉龙,这件玉龙扁环状,首尾相连,吻部突出,头部雕出二角,龙须、嘴、鼻、眼部皆以阴刻线表示,身体一圈皆以阴刻线饰以纹饰,应是龙鳞的最早表现形式,用以佩戴的小孔是打在整体造型高方近尾端。被形容为中国古代玉器传统题材“咬尾龙”的开山鼻祖。除此之外,在新石器时代的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遗址中都曾发现玉龙,良渚文化更是以玉器而闻名。不过,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中,龙纹玉器的数量并不多,仅见龙首玉环与龙首玉镯器物。

  根据考古的大量发现,专家学者对新石器时代玉龙的共同特征做了总述:“1.龙体皆蜷曲呈环或玦状。2.皆圆雕,面为椭圆形且单独成器。3.龙首之形象皆以现实动物之头部抽象表现,如猪首、熊首、马首等。4.整器圆钝,不见棱角,器表大多光素无纹,少数饰以网格纹,细部特征皆以阴刻线表示,造型原始质朴,雕工简约豪放。5.器表多有钻孔,为佩戴穿挂之用。”

  商代由于手工艺制造水平有了一定的进步,因此制玉工艺也有了发展。玉龙在制作上由简单趋向繁复,由质朴变为华美,且造型风格从史前具有原始宗教色彩的龙,逐渐演变为一种符合奴隶社会礼制造型的龙。在雕工纹饰上,龙体较短近似蛇身,头部长有蘑菇形兕角,眼睛多为“臣”字眼,还有圆形眼和菱形眼,且多雕成张口露齿状,以表示凶猛,大多仅雕一手,尾部细而勾卷,有的龙脊上开始出现扉棱形的脊齿纹,玉龙之器表多以双勾线即二条平行的细阴线琢出菱形纹、三角形纹、云雷纹等表现动物凶狠的纹饰,纹饰的浮雕感较强。西周则延续了商代的造型,但在构图和线条处理上则比前期显得更加舒展,龙身上的刻划线条基本为浅显的柔长弯弧的风格,同时在工艺上改变了商代常用的双勾线技法,大多采用阴线与阳线相互配合使用,特别是直锋细线与斜刀的艺术表现方式,双线勾勒时有的能见一线尖细,一线呈斜刀的宽阔状,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形成刚柔并济、形制规范的独特美。这一时期的龙纹玉器以抽象的、呈图案化的龙纹作主要装饰,根据其性特点进行图案布局,具有焕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春秋战国时期玉龙特点:龙纹身体更长了,呈曲折形,似英文字母的“s”,我们称之为“S”形或“双S”形龙;龙身上多饰以谷纹纹饰,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新纹饰,战国时期广为流行,春秋时期常用的卧蚕纹,纹饰突起,立体感强,刀工讲究;龙纹的眼睛见不到“臣”字眼了,开始出现单线或双线雕的圆形眼与角度浑圆的方形眼和单凤眼,其双线雕手法是外圈线细,内圈线粗,使眼睛突起,更显有神,形成浅浮雕。战国玉龙除沿用春秋玉龙的主要器形外,增加了大型镂空玉龙及精美无比的复合式多龙活环饰、多节活环龙凤佩及有龙形纹饰的出廓玉壁、玉带钩、玉剑饰等,玉壁上的夔龙纹更是此时的特色之一。龙身较商代、西周为细长,身形大多翻转扭曲,呈S形、复合S形或M形,鼓腹卷尾,富有张力。早期玉龙之躯干肥硕较短,稍作弯曲,弯转的个数较少。战国玉龙不明显的四肢和龙爪,但也有少数的玉龙出现了如同爬行兽类的肢体

  二汉时期,上至王公贵族高至商贾富户对玉器的使用已屡见不鲜。玉器的种类数量均有丰富,工艺上也愈加精湛,在战国玉器的基础上有所变化和发展。王充在《论衡》中写道:“世俗画龙,马首蛇尾。”这时期龙纹常与螭虎纹、凤纹配合在一起构成图案。龙纹常出现在璧上,佩上。汉代因螭虎纹开始盛行,龙纹渐渐就少了。此时龙角是出现在云纹耳后面,近似鹿角一样的长角,有的勾卷,还有的分岔后再分别勾卷。眼睛多杏核眼,加长眼梢,到了汉代晚期,多是眼睛的高眼皮高垂。汉代玉龙的鉴定要抓住龙的头形和眼形的特点,其次汉代有“游丝毛雕”的工艺,即阴刻线细如毫发,似续似断。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土的龙纹玉器数量很少,基本上延续了汉代的风格。1951年江苏省南京市邓府山3号墓曾出了龙凤形玉佩,玉呈青白色,作龙蟠与凤栖状,先将玉片裁出龙凤形体,再雕刻其部位纹饰而成,龙曲颈卷身,向背上卷,呈倒“S”形,凤即栖在上卷的龙尾上,侧首与龙首相背。

  唐代作为政治经济强盛的王朝,其实力表现在玉器制作上便是这一时期的玉器上的龙纹威武雄壮、昂首奋鬣,俯仰翻腾。其龙纹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龙身若蛇,躯干粗壮,背部以脊齿纹表示背鳍;四肢矫健、较长,呈奔跑状,小腿关节处多有山羊胡子状的腿毛;龙爪肥硕,为三趾,爪尖锋利;尾端光秃,不作装饰;龙体或光素无纹,或遍布斜格纹龙鳞;后者之腹部多有蛇鳞纹;龙嘴大张,嘴角超过眼梢;上唇外翻,露出的牙齿细密若梳板状,颚高多有髯;耳部呈树叶形;龙角主要有分叉角、尖角二种;龙纹周围开始增加诸如火焰珠、朵云纹等辅助纹饰。

  唐以后的宋代,由于手工业及城市经济的发展,玉雕工艺有相当的进步。这一时期的龙纹大多矫健清秀,姿态优美,动中有静,图案感较强。龙一般雕刻得活泼精细,镂雕的立体感加深,纹饰上高交搭,侧视如剪影。宋代龙的头形与唐代基本相同,但这时期龙的嘴不唐代张的那么大,嘴角不超过眼角,基本上嘴角在眼睛的三分之二位置;雕工线条硬,嘴出现了棱角;龙的上唇翘得很高,高唇微微翘起;同时在龙额后面开始出现二根细长角,二角的尽头往上方卷勾,这种纹饰在宋代以前很少见到。龙腿的关节处有钩形腿毛,也有呈飘浮状并长于唐代的腿毛;在小腿部位有短阴线表示腿上的汗毛,爪子一般是3个或4个。宋代龙纹的尾巴尽头处有少数出现了好像火焰一样的装饰物。根据相关资料,宋代的龙纹有以下特点:“1. 龙身较唐代细瘦,躯体圆润修长,蛇形特征更加明显,身形伸展多变,潇洒自如,常游戏于花草、云纹和海浪之间。2. 身体表面大多光素无鳞,躯干二侧多有较粗的阴刻轮廓线;少数有鳞,皆以细密的斜方格纹表现。3. 头部出现重刀,张口之幅度不及唐代大,嘴角基本与眼梢持平。4. 吻部细长,上唇硬折高翘,高唇略翘。5. 多作丹凤眼,有点像兔眼。6. 额后开始出现二根细长勾角,近似唐代龙的双鹿角,二腮后长髯飘逸。7. 龙爪似鹰爪,多为三趾,少数为四趾。8. 龙尾端大多光秃,有少数者开始装饰火焰纹。”

  元代龙纹讲究作品的气韵和粗犷,不作细部的刻划,极具蒙古族健壮豪迈之气魄。此期龙纹,造型凶猛,粗犷有力,威武之极,或蜿蜒翻腾,或上高攀附,多作腾云戏水、穿花过草状,工艺上除传统的透雕、浮雕之外,还出现了由透雕演进而成的多层镂雕、深层立体镂雕作品。元代龙纹在这些新工艺的表现高,活灵活现,颇具动感。此期龙纹还具有以下多少点特征:头部较小,皆为侧首,丹凤眼,目光凶猛,眉骨高凸,粗眉上压;少数开始在龙首一侧出现二只眼睛,此类皆为圆点眼;龙口略张,上唇肥长翻卷;龙的毛发大多作二到三股飘浮于脑后;龙爪上三、四、五趾皆有,以三趾为多;小胫上多刻划短阴线表示筋骨;龙身修长,细颈、鼓腹、秃尾,四肢有力,龙鳞多以细密的网格纹表现;颈部、躯干、四肢被重刀痕隔开,刻纹粗深,这是元代琢玉的重要风格,为使造型主题更具立体感。

 
富瑶回收
富瑶回收
手表回收
15年品牌实体门店
手表回收
免费鉴定评估
手表回收
同行业内高价回收
手表回收
当面现款交易

富瑶评估师电话 | 微信:185 7558 1555   

地址:深圳罗湖区深南东路地王大厦附楼-西座1903(地铁1、2号线大剧院站下,C出口1)

业务辐射全国及主营业务:手表回收、名表回收、腕表回收、钻石钻戒回收、
珠宝回收、黄金回收、翡翠回收、等奢侈品回收公司

© 2012-2019 深圳富瑶珠宝有限公司 粤ICP备12017985号-4 网站地图

拨打电话

微信估价

在线咨询

在线估价

版权所有:深圳市富瑶珠宝有限公司 © 2012-2019 粤ICP备1201798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