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万年历手表
时间:2012-04-09 17:51点击:
次
什么是万年历手表? 这个可不能顾名思义万年历手表并非是能显示一万年日期的手表。万年历手表的英文名称是Perpetual Calendar,英文本意是永恒的日历。它可以识别当前的月份,还知道
什么是万年历手表?
这个可不能顾名思义——万年历手表并非是能显示一万年日期的手表。万年历手表的英文名称是Perpetual Calendar,英文本意是永恒的日历。它可以识别当前的月份,还知道当前的年份甚至知道今年是否是闰年。它会自动在闰年的2月里嵌入第29天。因此,只要手表运行良好,唯一需要调日期的时候就是在每100年的那个不是闰年的2月底,比如2100年。
从名称来看,老外心中的愿景比国人还要宏大。与其说万年历是手表行业当中的一项顶级技术,倒不如说它是制表人的一个美好愿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现一款可以真正意义上在一万年当中不需要调校就可以显示当天日期的手表。而且,从现有的技术条件来看,要想真的做出“永远”不需要调校的手表,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
如果现有的历法不这么复杂,没有闰年,或者每100年不会少一个闰年,那么要想实现“万年历”,或者“永恒日历”都不是什么难事儿。但问题在于,我们不仅每过4年都要迎来一个闰年,每100年都要少一个闰年,每400年又要多出来一个闰年,而到了3300年之后,我们却又要少一个闰年。更麻烦的规定将发生在你的下辈子,下下辈子,下下下辈子……每1000年,会多出1天,每1万年会多出2天,10万年之后会多出4天,100万年后,又会多出1天,而且这种误差是没有尽头的。
做出这种规定的原因是我们计时的不准确。我们知道,地球公转一周的精确时间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相比我们的一年365天,多出了5小时48分46秒。这种误差累积4年,就会多出0.9687588天,因此,4年之后,我们就需要增加1天以弥补这种误差。但是这样的误差还不够精确。因为闰年多出的1天只是一个近似值,实际上还多加了0.031241天,每4年多出约3/100天,如果累加起来在400年就会多出3天。因此,2100年、2200年、2300年就不能是闰年。
为什么实现“万年历”这么困难?
对于电子表来说,实现万年历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制表人可以轻松地把历法编写成一段程序,然后输入到手表的芯片里。每到特殊的年份,程序就会自动触发计时器加以修正。但是,对于机械手表来说,没有编译器来存储历法,钟表大师只能选择用精密的齿轮来“记忆”100年当中的特殊年份。机芯中有一套复杂的齿轮机构,它可以自动调校大、小月的日历。这种4年才自转一周的微型齿轮,保证手表即使到了闰年的2月份也可以自动调校——从2月29日跳到3月1日。但是,由于每过100年,会多出1天的误差,这就限制这种每4年转一圈的齿轮,顶多也就正常运转100年。所以,绝大多数万年历手表,都只能运转到2100年。到了那一年,就需要送到钟表店去进行调校了。
万年历之前
最早而且最简易的手表日历结构,称作 “简易历”(Quantieme Simple)。这种手表需要在每年的2月、4月、6月、9月和11月调整5次。这种调整不仅麻烦和缺乏优雅,而且不小心还可能在商务或私人场合下使表主难堪。比简易历更复杂一级的是 “年历”(Quantieme Annuel),它的出现,为人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年历表可以知道月份和每个月的长短,只需在每个闰年的2月29日调整一次就好了。
谁发明了万年历
据文献记载,法国哲学家狄德罗在他1765年编译的百科全书里谈到过一只以瑞士表匠Ferdinand Berthoud 制造,叫做 “恒久”的日历表。其后,另一位18 世纪的制表大师 Jean Antoine Lepine 曾经记载一个叫做Lepine的大师曾经献给路易十五一只集三问、时间等式和万年历功能为一体的大复杂怀表。据人们推测,发明了陀飞轮的宝玑很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拜过Lepine为师。这也可能是他发明了全世界第一款万年历怀表的起因。
万年历机芯设计并不复杂,包括独特的星轮结构、凸型月结构和马耳他十字形闰年计数器等等。这些结构早在19世纪就已经广为人知了。但是第一款万年历手表却是由百达翡丽在1925 年制成,于1927年时卖给了Thomas Emery 先生。它只是用了一枚早在1898年就做好了的一块女士怀表机芯。这枚编号为97975的机芯不仅可以显示日期、星期、月份,而且还有显示月相盈亏的功能。这只表的所有指针都有瞬跳机构,即便在今天也令人瞠目结舌。
十几年后的1941年,当全世界还在战火连绵的时候,百达翡丽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批量生产的万年历腕表PP1526。
万年历功能非常复杂,养护起来颇为麻烦近乎自虐,也许你这辈子都等不到100年或是400年一次的调校。
这个可不能顾名思义——万年历手表并非是能显示一万年日期的手表。万年历手表的英文名称是Perpetual Calendar,英文本意是永恒的日历。它可以识别当前的月份,还知道当前的年份甚至知道今年是否是闰年。它会自动在闰年的2月里嵌入第29天。因此,只要手表运行良好,唯一需要调日期的时候就是在每100年的那个不是闰年的2月底,比如2100年。
从名称来看,老外心中的愿景比国人还要宏大。与其说万年历是手表行业当中的一项顶级技术,倒不如说它是制表人的一个美好愿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现一款可以真正意义上在一万年当中不需要调校就可以显示当天日期的手表。而且,从现有的技术条件来看,要想真的做出“永远”不需要调校的手表,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
如果现有的历法不这么复杂,没有闰年,或者每100年不会少一个闰年,那么要想实现“万年历”,或者“永恒日历”都不是什么难事儿。但问题在于,我们不仅每过4年都要迎来一个闰年,每100年都要少一个闰年,每400年又要多出来一个闰年,而到了3300年之后,我们却又要少一个闰年。更麻烦的规定将发生在你的下辈子,下下辈子,下下下辈子……每1000年,会多出1天,每1万年会多出2天,10万年之后会多出4天,100万年后,又会多出1天,而且这种误差是没有尽头的。
做出这种规定的原因是我们计时的不准确。我们知道,地球公转一周的精确时间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相比我们的一年365天,多出了5小时48分46秒。这种误差累积4年,就会多出0.9687588天,因此,4年之后,我们就需要增加1天以弥补这种误差。但是这样的误差还不够精确。因为闰年多出的1天只是一个近似值,实际上还多加了0.031241天,每4年多出约3/100天,如果累加起来在400年就会多出3天。因此,2100年、2200年、2300年就不能是闰年。
为什么实现“万年历”这么困难?
对于电子表来说,实现万年历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制表人可以轻松地把历法编写成一段程序,然后输入到手表的芯片里。每到特殊的年份,程序就会自动触发计时器加以修正。但是,对于机械手表来说,没有编译器来存储历法,钟表大师只能选择用精密的齿轮来“记忆”100年当中的特殊年份。机芯中有一套复杂的齿轮机构,它可以自动调校大、小月的日历。这种4年才自转一周的微型齿轮,保证手表即使到了闰年的2月份也可以自动调校——从2月29日跳到3月1日。但是,由于每过100年,会多出1天的误差,这就限制这种每4年转一圈的齿轮,顶多也就正常运转100年。所以,绝大多数万年历手表,都只能运转到2100年。到了那一年,就需要送到钟表店去进行调校了。
万年历之前
最早而且最简易的手表日历结构,称作 “简易历”(Quantieme Simple)。这种手表需要在每年的2月、4月、6月、9月和11月调整5次。这种调整不仅麻烦和缺乏优雅,而且不小心还可能在商务或私人场合下使表主难堪。比简易历更复杂一级的是 “年历”(Quantieme Annuel),它的出现,为人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年历表可以知道月份和每个月的长短,只需在每个闰年的2月29日调整一次就好了。
谁发明了万年历
据文献记载,法国哲学家狄德罗在他1765年编译的百科全书里谈到过一只以瑞士表匠Ferdinand Berthoud 制造,叫做 “恒久”的日历表。其后,另一位18 世纪的制表大师 Jean Antoine Lepine 曾经记载一个叫做Lepine的大师曾经献给路易十五一只集三问、时间等式和万年历功能为一体的大复杂怀表。据人们推测,发明了陀飞轮的宝玑很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拜过Lepine为师。这也可能是他发明了全世界第一款万年历怀表的起因。
万年历机芯设计并不复杂,包括独特的星轮结构、凸型月结构和马耳他十字形闰年计数器等等。这些结构早在19世纪就已经广为人知了。但是第一款万年历手表却是由百达翡丽在1925 年制成,于1927年时卖给了Thomas Emery 先生。它只是用了一枚早在1898年就做好了的一块女士怀表机芯。这枚编号为97975的机芯不仅可以显示日期、星期、月份,而且还有显示月相盈亏的功能。这只表的所有指针都有瞬跳机构,即便在今天也令人瞠目结舌。
十几年后的1941年,当全世界还在战火连绵的时候,百达翡丽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批量生产的万年历腕表PP1526。
万年历功能非常复杂,养护起来颇为麻烦近乎自虐,也许你这辈子都等不到100年或是400年一次的调校。